隨著跨境電商的火熱,跨境物流也迎來了發展新的風口,扶搖直上。
近日,不少跨境物流平臺紛紛收獲了新一輪融資:
5月25日,一站式國際智慧物流平臺“運去哪”完成1億美元D輪融資;
6月7日,俗稱“非洲手機王”的跨境物流服務商Speedaf速達非宣布完成A+輪融資;
6月9日,一站式跨境賣家物流服務平臺“跨境好運”宣布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。
跨境物流融資事件的接連發生,體現了行業正受資本熱捧,而事實上,跨境物流早在前幾年就已經在國內流行開來,彼時,資本并沒有現下這么敏感。那么,為何跨境物流會在當下成為資本香餑餑?在一眾玩家的追逐之下,誰又能迅速出圈?
01
跨境電商的火“燒”到了跨境物流
至于跨境物流能夠在當下受到資本熱捧的原因,在港股研究社看來,主要是有兩個方面的原因。
一方面,跨境電商的火爆正在給予下游物流更多的增長驅動力。
根據海關統計,2020年跨境電商進出口1.69萬億元,同比增長31.1%,預測分析,2021年中國出口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將達7.73萬億元,預計在2023年交易規模或突破9萬億元。
龐大的市場規模,預示著跨境電商賽道的火熱,去年交出的漂亮業績答卷,透露著行業正以較好的姿態發展。
與此,行業玩家不錯的表現,資本開始爭相下注:
2020年8月,獨立站領頭羊SHEIN完成E輪億元級以上美元融資;
2020年9月,斯達領科完成A輪3億人民幣融資;
2021年6月,店小秘完成1.5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。
根據企查查數據顯示,2020年跨境電商項目共產生融資事件56起,披露金額達186億元。熱氣騰騰的蛋糕面前,分食才是資本游戲的快樂。足以可見,資本對這一賽道的偏愛,游戲的主角正獲利其中,資金加持之下也擁有了更多的底氣。
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5月跨境電商洋蔥順利登陸華爾街,緊接著在2019年以70億元估值進入《2019胡潤全球獨角獸榜》的洋碼頭傳出IPO消息,玩家紛紛進階二級市場,暴露著其發展野心的同時,無不也透露著資本對行業的示好。
在資本加持下,各色玩家蜂擁入場,老玩家京東、阿里、蘇寧、唯品會以不小的市場份額占據了先發優勢,后浪則以來者不善的姿態橫加闖入。
去年,小米推出全新跨境電商平臺ShareSave,今年,抖音決定重啟跨境電商業務,快手正式發布進出口電商規則,打造了“快手跨境電商臨沂選品中心”。
種種行業跡象表明,跨境電商賽道迎來了紅利期,但在自身發光發熱的同時,必定也會點燃其產業鏈另一端的跨境物流,促成了如今跨境物流賽道的火熱。
此外,疫情黑天鵝的助推,使得人們習慣了線上消費方式,電商滲透率得以進一步提升,而隨著國內疫情控制,經濟逐漸復蘇,大眾的消費欲望得以激發,作為消費高階層次的跨境電商也隨之迅速火爆,蝴蝶效應之下,跨境物流的出圈也變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。
另一方面,造某種意義上,跨境物流也趕上了政策紅利。
去年,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,暢通國際快件等航空貨運,對國際貨運航線給予政策支持;海關總署制定50條“清單”,保障外貿產業鏈、供應鏈暢通;銀保監會下發通知,增加外貿信貸投放,對優質外貿企業建立“綠色通道”。
綜上來看,跨境電商火爆之下,細分領域的跨境物流也迎來了機遇,市場利好,政策、資本偏好的情況下,跨境物流儼然成為了如今的“香餑餑”,但大小玩家進場之后,行業格局又將發生另一番改變。
畢竟,一個行業的關注度在逐漸提高的時候,市場也會將更多的目光聚焦在這個賽道上玩家的表現。誰能夠跑得更好,跑得更快,也將成為關注的焦點之一。
02
誰能成為跨境物流界的“攜程”?
據海關總署統計口徑測算,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物流增量市場體量約3380-5070億元區間,2020年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速達31.1%,跨境電商物流市場達2.7萬億多。這表明跨境物流市場是處在一個不斷做大蛋糕的階段,也意味著對于這個賽道上的新老玩家而言,是有機會去分食的。
事實上,跨境物流的打法跟OTA領域攜程的打法有類似之處。從各自的底層商業邏輯來看,雖然二者隸屬不同的行業范疇,但同樣采用的是B2C模式。與此同時,市場上也不乏有誰能成為跨境物流界里的“攜程”的說法。
那么,在當前跨境物流這樣一個快速增長的市場里,要想跑得更快,最終比拼的依然是各自的硬核實力。
縱觀各玩家的發展,剛剛完成A輪融資的跨境好運,已有超1000家服務商入駐,服務近3.6萬中小跨境電商賣家;服務新興市場的Speedaf速達非則剛完成A+輪融資;走差異化路線的運去哪則是完成了D1輪融資,預計2021年承運量將達70萬TEU,為首個估值達獨角獸級別的中國企業。
從近期三家完成融資的企業來看,顯然融資次數最多的運去哪稍顯硬氣,達10億美元的估值與剛剛完成A輪融資的兩玩家相比,更顯優勢。但回歸行業本身來看,跨境物流仍處初期,各玩家之間的實力或并沒有過大的區別。
與此同時,隨著賽道漸漸升溫,頭部快遞企業也開始紛紛切入跨境物流賽道,順豐5月發布公告計劃收購國際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嘉里物流。截至今年1月,極兔已在全球擁有超240個大型轉運中心、600組智能分揀設備、8000輛自有車輛,運營超過23000個網點。
雖市場蛋糕在不斷擴大,但切入的玩家越來越多,老玩家固然有著一定的優勢,但巨頭的降維打擊仍不能小看,新興玩家的涌入,誰能真正笑到最后還得看玩家們后續的故事如何來講。
值得玩家們深思的是,行業持續發展之下,面臨的挑戰仍不小。大環境來看,國內疫情雖然得到有效控制,但仍有零星冒出,而國外疫情并未得到有效的控制,如今的印度、巴西、阿根廷、美國等等國家,仍處水深火熱之中,不利的經濟環境之下,跨境物流難以大步往前跨。
同時,跨境物流需面臨成本高的困境,導致一些小規模客戶會選擇國際小包或網絡購物平臺來發貨。事實上,這也要歸咎于,目前跨境物流的發展仍處于不成熟的階段,基礎設施不健全,法律法規不完善,惡性競爭、私拆商品等不良行為頻發,亂象眾生實則阻礙了整體行業向成熟階段的演變,這也意味著,跨境物流行業要想誕生出“攜程”,仍任重而道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