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去年開始,跨境電商關注倍增,不管是圈內人,還是跨境小白,都在頻繁提及跨境電商。疫情后的新常態對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帶來極大顛覆,也將跨境電商帶到了新的發展階段。相較于其他國家,中國跨境電商企業分別在政策、供應鏈、人才方面占據得天獨厚的優勢。
根據艾瑞資訊發布關于「2016—2025年中國跨境電商出口物流行業規模」報告中顯示,中國跨境出口電商物流行業規模近10年來也增長10倍以上。
圖源:艾瑞咨詢
與國內電商以淘寶、京東等平臺為主不同,海外電商中,平臺型和獨立站平分秋色。特別是當品牌意識崛起后,獨立站將越來越主流。
大多數海外零售商并未在網站中嵌入實時的物流跟蹤數據,而跨境物流由于運輸干線時間更長,過程更復雜,涉及分撥環節眾多,物流信息存在滯后,導致包裹時常出現丟件、錯貨、損毀等情況。為使消費者有更好的體驗,海外零售商,對電商工具類產品有剛性需求。
AfterShip 2012年成立于香港,是一家以對接全球物流系統數據起家的科技公司,為國際10萬電商客戶提供SaaS企業級軟件服務。起家產品AfterShip(Tracking)目前是國際物流查詢細分領域的領跑者,鏈接全球近900家物流商,日均API查詢量過億,能夠幫助國際電商賣家快速定位物流進展。除了提供其所有包裹交付狀態的綜合視圖 —— 在途、已交付或延遲,協助第一時間通知收件人信息更新,AfterShip(Tracking)幫助商家建立品牌專屬物流查詢頁,為商家建立長期品牌形象服務。
2021年 4月,AfterShip完成了由老虎環球基金領投6600萬美元(約合人民幣4.3億元)的B輪融資,成為當時電商SaaS垂直領域里最大的一筆融資。
在海外,很多用戶習慣在AfterShip(Tracking)查詢所有物流信息,有著相當高頻的使用率。這是一家極客風顯著的公司,有純正的開源和工程師文化,注重效率且兼具成長,AfterShip是如何近十年向下扎根成為跨境電商的“優等生”?
帶著對這家公司的好奇,牛透社記者采訪了AfterShip創始人陳龍生Teddy Chan,聽他講述AfterShip的創業經歷以及如何看待跨境電商領域。
AfterShip創始人陳龍生Teddy Chan
以下為采訪實錄,全文略有刪減
01
從第一天就在做全球化
牛透社:當初創業時,是什么契機選擇了跨境電商這一領域?
Teddy:我2004年開始做跨境電商,很多人以為我選擇做跨境電商生意是因為好做,但恰恰相反,是因為它難做。我在個人公眾號寫過一篇文章,叫《為什么想成功就要走難走的路》。
如果按照價值和難易程度分類,這個世界上有四種事情:
1. 簡單 + 低價值
2. 困難 + 低價值
3. 簡單 + 高價值
4. 困難 + 高價值
人人都想快速成功,所以很多人都想要去做簡單高價值的事情。但實際上,做困難且有高價值的事情,才更容易成功。
基于這個邏輯,跨境電商生意競爭相對少,是因為要克服貨源、物流、語言和時差等一系列障礙,準入門檻高,是一條困難且少有人走的路,信息差大,競爭少,自然ROI就高。
AfterShip 2012年成立時,在香港組建團隊,但客戶及所銷售的產品都在海外,這跟我做跨境電商,熟悉海外市場也有一定關系。
從產品上來講,做跨境電商的一大痛點是查詢包裹的效率和體驗很差,特別是運輸時間過長,查包裹變成了一個剛需。
我是軟件工程師出身,當時寫了一個軟件,就是現在AfterShip(Tracking)的原型,服務我自己的生意。物流是一個難事,但它又是電商中一個重要且少有人關注的環節,這部分恰好是我們做的既久且深所擅長的地方。
牛透社:AfterShip的客戶主要來自哪些地區?
Teddy:北美70%,歐洲20%,剩下10% 分布在亞洲等。
牛透社:因為你之前有過跨境電商的創業經歷,到后來創立AfterShip,細分在查包裹方面,是在剛創業時就決定要去做跨境物流生意嗎?
Teddy:是的。當時我們圍繞電商生態看過,都有哪些環節能做。
最后決定切入到物流查詢的環節,一是看到,這是個對賣家而言的顯著痛點。二是看到客戶愿意為此付費,讓我們看到這件事的價值。
當時也堅持一定要先做好產品,可以不通過融錢的方式能活下來,這是我們很關注的一點。必須要做到產品自己能銷售自己,哪怕沒有銷售,沒有做市場推廣,產品也能成功賣給客戶。
牛透社:所以融資對于現在的AfterShip來說需求也不強烈嗎?
Teddy:那不是,階段不同。
前面確實我們更關注產品研發。現在公司快10年,無論從產品還是市場角度,相對沉淀得更成熟。業務形態上,AfterShip是 B2B2C的模式,通過服務B 端商家,間接服務于C 端用戶。現在也有直接面向C 端用戶的產品:AfterShip Mobile,已從單一產品AfterShip(Tracking)拓展到整個電商全鏈條SaaS產品。
輪融資相差了7 年。很少有公司這么長時間就融資一個B 輪,現在算是在合適的時間點,做合適的事情。
牛透社:AfterShip今年上半年拿到一筆很高的融資,您覺得投資人是看中的是哪些優勢?
Teddy:首先是,團隊。我們是一個全球化團隊,分布全球不同地區。例如,市場銷售團隊在歐美,離客戶最近的地方;客服團隊在印度;技術團隊在深圳……團隊正如業務一樣,是充分的資源最優比,兼具文化碰撞多樣化。我相信,國內很難找到哪家公司跟我們模式比較接近。
另外是,賽道。去年疫情關系,看到SaaS,特別是跨境電商,一下就火起來,把這個賽道至少推快了兩三年。我有個觀點,風口并非突然出現,它只是某個時間點被帶到大眾的視野里。技術有個術語叫“閾值”,意思就是不到一個點,是不會被大眾所知曉。我們深耕B2B SaaS 10年時間,就像馬拉松一樣,長期主義始終是我們內心的堅持。
牛透社:你們是用全球化的視角在做企業。
Teddy:對,我們是第一天就做全球化團隊分布在世界各地,用到的是當地優勢資源。很多人以為我們是出海,后來想想,實際上不是,而是本來就在海外面。從團隊分布到產品思維,都是如此。
AfterShip是一支全球化的隊伍,分布于北美、歐洲、印度、中國等地。我們秉承,人才在哪,我們去哪。人才是決定我們團隊在哪的標志,而不是為了擴業務,頂多只在其他地方招銷售,對我們來講,重要的崗位也可以在不同國家。
02
留存遠比拉新更重要
牛透社:「拉新」與「留存」是DTC品牌在發展過程中最需要關注的兩大核心運營指標,AfterShip是如何去做好拉新與留存?
Teddy:留存遠比拉新更重要。從數據可以看到,一家成熟店鋪到最后有60% 訂單都是來自于復購。
來源:Customer Retention 101:Grow Your Business by Selling More to Current Customers
SaaS既然賣的是服務,就不像賣貨品那樣一手交錢一手交貨。對我們來說,先做好產品和讓客戶成功,直至做到足夠好再考慮拉新。公司成立7 年時間,我們沒有組建銷售團隊,也沒有付費推廣,當時公司也只有AfterShip(Tracking)一款產品,就一心一意打磨它。
當然,現在也看到,新的DTC品牌與傳統電商賣家的不同。傳統電商賺的是差價,廣東話叫“落袋平安”,新的DTC品牌在乎的是自己的品牌和長久影響力。這就需要在品牌官網運營、持續提升產品功能性上下功夫,很可能第一個訂單就是虧錢,要到第二、第三個訂單才會賺錢。
就像以前買剃須刀,舊的壞掉就直接換新。這個周期可能會很長,要幾個月、甚至一兩年。但現在有種服務是,每個月會寄新的刀片給到顧客。這個做法很聰明,在提高消費頻次的同時還能維系顧客關系,同時兼具環保。
分析下來,留存比拉新更重要。但如果產品做得足夠好,客戶留存率也足夠高,那時候可以發力拉新。拉新與留存,是先后的問題,重要性取決于在哪個階段。
牛透社:AfterShip如何去挖掘潛在客戶并將線索孵化成有效訂單?
Teddy:永遠是產品和口碑。產品做好了,幫助客戶的業務成功,自然而言就會有留存和口碑的流轉。
我在個人公眾號上寫過一篇文章《為什么要關注你的客戶,而非競爭對手》,里面提到,很多人面對競爭時,首先是去看競爭對手是怎樣做。但我覺得,最根本和最直接的還是關注客戶。起碼找到潛在客戶前,你要知道他們是誰,他們的需求、痛點和癢點。
做SaaS并非一錘子買賣,成功的SaaS公司無一例外都看重客戶成功,因為老客戶帶來的收入在其整個收入占據著最大比重。基于幫助商家提升電商的品牌價值來做產品,也能讓我們得到成長和價值。
當然,我們在公司不同階段有相應策略。例如,在打SMB客群時,我們更多是通過線上用戶口碑推薦以及合作伙伴關系(例如Shopify集成)來擴大影響力。現在隨著業務體量的成長,我們在北美組建了銷售團隊,去服務更多大客戶。
牛透社:AfterShip作為連接全球電商的基礎設施,如何去解決各個不同平臺包裹的高延時以及大量任務調度問題,針對不同的服務SLA怎樣去采取不同的調度策略?
Teddy:我們做全球生意,在歐美、亞洲都設有服務器。
在技術方面,公司70% 同學都是工程師。我們對技術有要求,崇尚極客文化,這也是AfterShip公司一直以來最大的文化自信。團隊中不少工程師有大廠背景,也有在某一垂直領域扎得很深的企業背景。這很符合我們價值觀,文化加技術上相對更有優勢的團隊,讓我們在解決問題時更順暢。
我們有一個最基本要求是,SLA的服務水平保障要確保做到優于市場。很多客戶選擇我們,而不是直接跟物流對接,在于我們的SLA比物流的IT系統更穩定。
牛透社:跨境電商的特性就意味著需要更注重商品的快速流通而不是庫存,AfterShip是如何協助電商賣家和物流商處理物流配送的及時性?安全性如何保障?
Teddy:跨境電商的特性在于它的復雜性,從物流、倉儲、語言、時差甚至是客戶支持,是多維的。我們主攻國際電商里物流查詢這一板塊,更多是去鏈接世界上各個國家的數據孤島,讓電商賣家和物流商,可以從更宏觀的角度去看到并利用物流數據。如預估物流到達時間、改善物流策略等,幫助國際電商客戶做本土化落地。最簡單的例子,語言和產品細節。不是說做個語言包就可以給來自不同背景的用戶使用,還要考慮用戶的使用習慣等。
對于數據安全,尤其是比較敏感的數據,國外保護機制會很明確地告訴我們,哪些數據涉及個人隱私,我們需要怎么去加密,反過來說對我們有要求,海外先發展起來的就是數據安全。
牛透社:AfterShip創業至今,有哪些和客戶之間發生的印象深刻之事?能否分享下AfterShip當初簽下第一家客戶時的情況?
Teddy:坦白講,剛開始做的時候,并沒有想得很清楚,什么改變世界,怎么賺錢,統統先不講,先把產品做出來才是最直接的,產品都沒做出來之前就一切無意義。
第一個客戶,是當年代表香港去美國參加創業比賽時,會場中有個人過來問我們是不是AfterShip。當時還以為是來投訴的,因為那時產品還很不成熟。結果客戶直接問,能不能收費,這讓我們非常驚訝。
結果他說,你們公司既沒有融資,也沒有大公司背景。他擔心我們會賣他的數據:因為公司總要活下去,不收費的話,是不是有數據安全的問題。
從美國回來后,我們做了兩件事:第一,開始收費。第二,明確絕對不賣數據給第三方。
03
人才在哪,我們就去哪
牛透社:從公司成立以來差不多快10年時間,你們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么?
Teddy:招人。2018年,香港研發團隊擴張時,遇到了客觀阻力——人口不足。香港有700多萬人口,但不是每所大學都開設計算機或軟件專業,每年畢業且專業對口的應屆生不到200人。想在香港招到足夠優秀且符合要求的工程師,企業需要面臨非常大的競爭。
所以,從20人到40人還好,從50人到100人時,就遇到了阻礙。這也是我們決心回深圳組建研發中心的根本原因。
牛透社:到深圳之后招人是不是容易很多?
Teddy:我們現在還保留著香港辦公室。香港和深圳,是相互配合的關系。正如之前所講的,全球化團隊,用各地最優的資源。深圳的優勢,在于技術專業對口和人才密度高,但實則招人難度并不小。因為優秀人才,永遠面臨著不止一個選擇。
AfterShip 2012年成立,2018年到深圳組建團隊,對我們而言,相當于從零開始,再來一次創業。到目前為止,我幾乎80% 時間都在招人,聊過的候選人有超過3,000多位。
牛透社:AfterShip對人才有怎樣的要求,是如何吸引牛人進來?
Teddy:首先,我們尤為看重文化。前期每個招來的人,幾乎我都見過、聊過,盡可能希望每個人進來前,能夠了解他所秉持的價值觀,是否和公司匹配。因為文化跟性格,是要每一個人到公司里面去實際感受,沒有對與錯,只有合跟不合。
AfterShip最為人所知的,就是極客文化,但不止如此。很多人說,看不透AfterShip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。過去非常低調,一心打磨產品和服務客戶,相對內斂,這很極客。但在內部,又是極度的透明和信任。
第二,好奇心。AfterShip招人很少看對口行業背景,當然有更好。我們關注成長性和發展空間,有好奇心、會問“為什么”的人,自驅力更強,并且足夠主動,愿意對自己負責。
第三,業務邏輯。空有熱情,無法落地,也不是AfterShip的風格。跟To C不同,To B業務必須要有很強的底層業務理解能力。客戶付費,是希望我們能幫助他成功。所以我們必須要了解業務,而且有足夠能力去落地。不管做產品還是技術,最終都是要放到商業層面去落地。
我發現有很多優秀的人能把產品做出來,但卻不能把產品賣出去。一些SaaS廠商都說有免費或更便宜的,但海外好的SaaS幾乎每年漲價。核心還是那句話,你到底有沒有為客戶帶來價值?有的話,為什么他不愿意付費?
牛透社:跟其他的廠商相比,你們的壁壘是什么?
Teddy:我們更關注客戶需要什么,而不是說競爭對手在做什么。因為很可能今天是壁壘,別人也去做,那明天就不是了。對AfterShip而言,SaaS本身最大的壁壘是,業務邏輯。
業務,產品是基于客戶真正痛點打造的,能解決生意的難題,提效降本,所以才能讓客戶買單。SaaS,不是一錘子買賣,續費率才是生命線。
邏輯,或說是能力。現階段AfterShip不做定制化服務,交付的是標準化產品。但標準化產品的落地,一定是要基于極致細節的客戶洞察。
牛透社:有了解到AfterShip是一個非常崇尚極客精神和開源文化的團隊,您作為技術出身,是如何看待將技術更好的踐行到服務中去?
Teddy:SaaS在海外,之所以能成長起來,并不是點對點,而是網狀生態。海外SaaS為第三方開放API,哪怕是競爭對手。
在技術層面,我們用開源要求來開發,也會開放API,對接給第三方系統。極客精神和開源文化,是自內向外又是從外到內的融會貫通。對我們來說,極客精神不是沒有止境地追求技術,而是用技術把SaaS的服務做到最好。
04
像跑馬拉松一樣專注長期價值
牛透社:中國的電商滲透率以及電商運營能力都處于全球比較領先的水平,在出海迎來機遇的同時,物流倉儲作為產業鏈的一環也備受關注。放眼國內以及全球,您認為現在跨境物流生意發展如何?
Teddy:比起本地物流,跨境電商速度已遠超于本地交易速度。本地電商的發展現在是鼎盛時期,新冠疫情讓更多人接觸跨境電商,跨境電商又帶動了跨境物流,這是個正向影響。比如疫情剛開始時,在國內很難買到口罩,突然間就會發現要去韓國、日本、美國等不同城市,這部分一下把整個跨境交易帶動起來,這也是一個改變。
牛透社:與2012年公司剛成立時相比,現在國內跨境電商環境與此前最大的區別是?
Teddy:首先是客觀條件成熟。在支付環節,我做電商的時候,有20% 的訂單都是非電子支付,比如支票或現金。電子支付,簡化了大量的流程與人力物力。
另外是跨境電商的物流規模和速度雙向發展。以前從中國寄去美國的快遞周期,至少也是以星期為單位。現在的單位是“天”,國內甚至能以小時或分鐘來計算。
最后是大眾的認知。跨境電商是今年很火熱的話題,大家也都承認這是一個能賺到錢的風口。所以大量本土電商轉型,越來越多小品牌涌現,賽道也更熱鬧。
牛透社:您認為To B領域,服務商和客戶之間該如何構建信任?
Teddy:
行業新聞
- 2021中國(深圳)國際跨境...
- 杭州全球跨境電商知識服務...
- 跨境電商風口勁吹 亞馬遜海...
- 跨境電商賣家的財富經:96...
- 跨境大賣零距離:歐、美、...
- 2020年跨境電商進口逆勢增...
- 2020年海南跨境電商零售進...
- 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量全國第...
- 跨境電商獨立站是什么?
- 跨境電商SheIn否認IPO 2020...
聯系我們
ICBE跨交會組委會
參展咨詢——中國聯絡(包含港澳臺)
胡先生,項目經理
手機:137 6101 2715 (同微信)
Email:15201508312@163.com
官方網站:http://www.mm2zp.cn/
參觀登記
參展登記